人员队伍
院士
毛军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现任深圳大学校长,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毛军发院士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与射频电子封装研究,担任相关领域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和973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荣获长江学者、上海十大科技精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等称号。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
详细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上海光机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XXX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系统的研制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和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多项,在光学工程方面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先后获得陈嘉庚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以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863 计划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详细
罗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罗毅院士主要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应用技术,包括激光器、LED、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及其在光纤通信、宽带信息感知、半导体照明等领域的应用。发表学术论文367篇,授权发明专利34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详细
刁东风
日本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现任深圳大学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电镜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纳米表面设计-制造-检测-传感-应用5位一体的“微纳传感科技全链条”研究。重点研究:低能电子光子等诱导的原子间键合传感模式设计与量子制造;超高分辨光-磁-机-电-力多物理场信息感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超高密度石墨烯基边缘排列结构表面”与“石墨烯基边缘量子效应”高灵敏传感特征,为“碳基量子制造与传感”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多次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2次)、日本大泽财团(2次)、日本精工财团(1次)、大豊国际财团(2次)的奖励,与日本众多的大手企业(日立、理光、日本精工、精工电子等)合作开展面向未来的微纳传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300余篇、技术发明专利100余项、主持国际会议与大会特邀报告50余次、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详细
于非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深圳大学教授、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执行主任,美国电子与电器工程师协会会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EE杰出报告人、IEEE 车载技术学会理事、科睿唯安计算机科学领域 “全球高倍引科学家”
长期从事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近10年在区块链、万物智联、人工智能及网联自动车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提出了一种具有虚拟化以及分离的管理/控制和执行的面向服务的区块链系统(vdlt.io)。这是从现有的“面向区块链的” 分布式账本系统到下一代“面向服务的” 分布式账本系统的范式转变。从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延迟和安全性方面开创性的对区块链系统的数学建模,为区块链系统提供了性能优化框架,以提高数据安全性和效率。该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已经在加拿大国防部的视频防伪、北京地铁区块链、哪来网区块链溯源等项目中成功落地使用。
详细